主条目:阿尔及利亚地理
阿尔及利亚地处非洲西北部的地中海沿岸。地形分南北两部分:北部地区的北部是沿海平原和阿特拉斯山脉,沿海地区较温和湿润,属地中海气候;南部是撒哈拉阿特拉斯山脉和大高原,属过渡性气候。南部地区是撒哈拉沙漠的西北部分,占全国面积的4/5,地形为内陆盆地和高原,气候干热,属热带沙漠气候。阿尔及利亚山区地带冬季寒冷。
主要城市有阿尔及尔、奥兰和君士坦丁。
与周边的突尼斯,摩洛哥的交界在阿语中被称为马格里布地区。
地理分区
编辑
阿尔及利亚大致上可分为四个地理区[19]:
阿尔及利亚的卫星地图
阿尔及利亚地形图
卡比利亚的山丘
阿尔及利亚的定居点和公路的地形图
沿海低地区
编辑
由于阿特拉斯山向海伸展,至沿海低地被分隔成袋形地,而不能连成一片长条形的沿海平原。由西向东计算,重要的沿海低地有:奥兰低地、契立夫谷地、阿尔及尔平原、贝贾亚低地及安纳巴低地。这些低地所占北阿尔及利亚面积仅约百分之三,但却居住有一半的人口。拥有大多数的灌溉农田,二百万人以上的都市居民亦位在本区。
沿海低地有肥沃的土壤,地中海型气候及可供灌溉的水源,因此使本区农业安全性提高,产量增加。由契立夫河(Chelif)所形成的谷地,范围甚大,此河为阿尔及利亚第一大河。长约640公里,主要支流均来自台尔山区。谷地宽约16~30公里,夏季甚热,七、八月的平均最高温度均在摄氏37.5度。年雨量约400毫米,利于果树栽培,橄榄、无花果、杏、葡萄及谷物均为本区的主要作物。尤其葡萄以不需灌溉且可植于沙地,更为有利。
阿尔及尔平原开发最早,人口亦最多,平原东西长约100公里,宽约20公里。又称为米提加 (Mitidja)平原,是由许多山麓冲积扇所形成的一片平原。平原上的农作物、农舍及城市建筑,纯为法国风光。其东的贝贾亚低地乃由苏曼(Souman)河谷构成。
台尔山区
编辑
在阿比优素福镇上的日落景色
台尔阿特拉斯山地西起摩洛哥向东北东方延展。直达地中海滨。台尔山地包含许多桌状高原及山块,山地多暴雨,使土壤侵蚀甚烈。冬季寒冷而长,终霜延至五月,亦有不定时的干热西洛可风发生。滨地中海区称大加比利(Grande Kabylie),是一片高原,东北边缘露出者为前寒武纪的片麻岩,南缘则为侏罗纪及白垩纪以后的石灰岩及砂岩等。这些中生代末期的沉岩层受到挤压后,形成高约2000米的陡峻山地,名为祝尔祝拉山(Djebel Djurdjura),峰峭谷深,十分险恶。由于此山高耸,年雨量特多,每年的十一月至五月的半年间,所降雨雪达1500毫米。上述峰峦峻峭,峡谷深遽,为大量雨水冲蚀的结果。大加比利高原人口甚多,不少地方可达每方英里六百人。该区生产并不足以支持大量人口,他们各家庭大多有成年男子离乡在城镇工作,甚至远去法国做工,将钱寄返赡家。1954-1962年法国阿尔及利亚战争期间,法国为防阿尔及利亚叛军裹胁本区农民,曾将大加比利高原上的人口,集体迁至山麓地带,以利管制。
秀兹高原区
编辑
本区又名高高原,位在台尔阿特拉斯山及撒哈拉拉阿特拉斯山之间。是一个东北-西南方向的内陆高原区,西宽东窄,高度约为1000米,是一个雨量稀少,冬季寒冷的干燥草原区,年雨量200-250毫米,原上有碱滩及雨季湖。生长以阿法(Alfa)、斯巴托草(Sparte或Esparto)等短草为主,这些草不但可供冬季牛羊食用,且被大量收割,可以外销为制造高级纸张的原料,其纤维亦可编制绳索、草席及篮子之用。斯巴托草高约1米,极端耐旱耐碱,并可防护土壤侵蚀,堆成草堆,晒干后外销,人民自用者,编结麻绳,为本区一项重要副业。
撒哈拉阿特拉斯山地
编辑
山高在二千米以上,故可搜集相当的雨量,使山坡地带林木丛生,草地繁茂。位在山地东南坡,已入撒哈拉沙漠,可是山上雨水于流入山坡地下后,潜行若干距离,长重新出露形成有水草的绿洲,最大者为比斯克拉绿洲,此处绿洲和山脉平行分布,另有其他绿洲小镇艾格瓦特、费格(Figuig)及贝沙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