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这么多人宁愿在北京的地下室里苟且,也不回故乡

2025-07-20 16:36:34 世界杯外围赛

图丨Antonio Faccilongo

文丨纪致富

________

这周末过的挺闹心的,朋友圈被两件事情刷屏了:1、“三色”幼儿园虐童案;2、北京大兴一带清退租客。

都不远,不只是地理上。所以都挺闹心。

地下室里,到底是怎样一种生活?

在色影无忌网站上有一组意大利摄影师安东尼奥·费齐隆戈(Antonio Faccilongo)曾经拍的照片,名为《北京“鼠族”生活》。

据称,北京约有一百万人生活在地下室。

加拿大《环球邮报》记者道格·桑德斯在其《落脚城市》一书中写到,乡村人口向城市迁徙过程中,会出现一些由乡村移民构成的城市飞地,他以“落脚城市”称呼这些地区。

落脚城市往往位于人们的视线和旅游地图之外,饱受暴力和死亡、漠视与误解,同时又充满了希望与活力。

冷战时期,全国范围内涌现了成千上万个防空洞,北京市内也不例外。改革开放后,随着大量外来人口涌入北京,这些闲置的防空洞、地下空间开始被广泛利用起来。

低廉的租金让它们成为低收入群体重要的住房选择。地下室里,填装了北漂们的太多的梦想。

为什么这么多人宁愿在北京的地下室里苟且,也不愿意回到故乡?

我想,每个人的答案都不一样。

有一次下班后,地铁里一位30来岁的女性在打电话,声音很大,应该是刚来北京不久。

“……我今天签成了一单,提成加上今天的工资,我光这一天就能挣到1700块钱。”声音里有一些激动和兴奋。同样的话,她在另外一通电话里又讲了一遍:“儿子,妈妈今天签成了一单,妈妈今儿一天能挣1700块钱……”

这里,应该有每个人想要的,却又是故乡给不了的。

地下生活是一种过渡,大家最终都会从地下室走出去,只是有的人住到了地上,有的人回到了故乡。

安东尼奥·费齐隆戈(Antonio Faccilongo),1976年出生于意大利,是一位关注人道主义和社会问题的纪实摄影师。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中国经济学人立场。

来源:色影无忌

延伸阅读:

《他们不是老鼠,他们生活在地下,地下室给了他们城市生活的可能(多图)》

摄影|沈绮颖(Sim Chi Yin) 编辑|吴婷

地下室给住其中的人们提供了一种生活在城市的可能。他们居住的尊严也许被掩埋这个城市的地表之下,但在生存面前,在过上更好的生活面前,地下室的生活并不算什么。这里是他们落脚城市、在城市扎根生活的通道。

2011年,VII图片社的摄影师沈绮颖(Sim Chi Yin)拍摄了众多生活在北京地下室的人们,生活在地下的人们并不是受雇来清理地下室的保安们所讲的都是老鼠,在摄影师的镜头下,他们都是有故事,也有尊严的个体。

21岁的大雨(音),黑龙江人,在KTV工作,在这间地下室租住了一年。

23岁的何兵(音),重庆人,在为保险推销员的面试做准备,他正在试穿一条借来的领带和一件新衬衫,何兵与两位朋友共同租了这间地下室。

33岁的牛松(音)与他的32岁的妻子赵安生(音)在租住的地下室房间内,他们俩都是一家云南餐馆的厨师。在北京2000万人口中,有三分之一,即700万外来务工人员。

30岁的胡玮(音),正在公共卫生间洗衣服,她与32岁的丈夫生活在这个由防空洞改造的地下室里。

25岁的冯涛(音)是个发型设计师,他和同龄的女友庄秋丽(音)一起住在北京东部一座公寓的地下室二层。

宋志飞(音)和李国强(音)在地下训练室里练拳。他们的武术老师严(音)先生,经营着这个由防空洞改造的地下室,这里拥有130个房间。

26岁的张浩(音),与23岁的妻子,晚上下班后他们回到租住的8平方米地下室,他们分别在北京从事电工和美容行业。他们在老家河南有一幢两层的楼房,家里配有29寸电视机,他们1岁的孩子被留在老家由父母照料。张浩说他们不会一直待在北京,但目前还得在这里拼搏几年,不然以前所做的努力都白费了。

一家地下室内,一名房客在等着使用公共浴室。

一家地下室公共厨房内,房东写着收费时间变动的通知。

背对着镜头22岁的任梁(音),在租来的地下室房间内招待两位朋友。

21岁的李欣慧(音)在她租住的地下室房间内上网,她是天津人,离开家6个月,在一家传媒公司当销售,每个月需交房租400元。

26岁的谢阮君(音)与妈妈在网上视频聊天。她在租住的地下室附近一家餐馆当服务员。与中国大多数其他年轻的打工者一样,他们会花很多时间上网。

29岁的孙旷达(音)和他8岁的儿子一起,在他们7平方米的房间内看电视,他和妻子以及儿子在这间房间内生活了一年多。孙旷达是河北人,在一家物业公司上班。

90年代末,政府开始把一些防空洞、地下隧道外租,它们被改造后作为出租房租赁。目前北京有5500个地下室,没有人确切知道地下室居住了多少人,据估计有100万人。

闭路电视里显示着这个地下室的监控录像,这里位于地下三层。政府在北京2008年奥运会期间暂时关闭了一些地下室;2009年,由于国庆60周年,一些地下室再度被关闭。

由防空洞改造的一家地下室,有50个房间,100多个租客。2011年年底,北京人防工程开始集中清人,预计在2012年底前完成。

一位妇女抱着孩子走进租住的地下室。清晨他们迎着一缕阳光走到地上,成了这个头顶上的繁华城市中的一员;夜晚,他们钻入地下的陋室,继续做着自己的都市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