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科学
图片来源:unsplash+ 撰文 | 艾莉森·帕歇尔(Allison Parshall)
翻译 | 巢栩嘉
从高空的飞机上俯瞰,高速公路上行驶的汽车就仿佛行进的蚁群。然而,现实中的蚁群不会像汽车一样陷在走走停停的交通中。目前,很多研究者正在研究这类昆虫的合作策略,以改变自动驾驶汽车的算法,避免交通拥堵。
当高速公路上的车辆密度增加时,车辆的流通性就会不再稳定。日本东京大学(University of Tokyo)致力于研究交通拥堵问题的数学物理学家西成胜博(Katsuhiro Nishinari)表示,当高速公路车道每1.6千米有大约15辆车时,司机的一次刹车就有可能引发一场拥堵。他还提出“这是一种相变现象”,就像将水从液态变成固态一样。
西成胜博早前的一些研究表明,觅食的蚁群即便是在较高的密度下依旧能顺畅前行。所以,它们的秘诀是什么?近期,在一篇发表于《交通研究跨学科视角》(Transportation Research Interdisciplinary Perspectives)的论文中,一些研究人员记录了凹臭蚁属(Ochetellus)蚂蚁觅食时的行为,并借助一些交通工程模型进行了分析。他们发现这些蚂蚁之所以没有拥堵困境,是由于它们会以3至20只为一组,组成一个小队,并在前进过程中始终保持间距,速度几乎恒定且从不“超车”。
相比之下,司机们在高峰时段很少能按照这样的规则驾驶。研究的共同作者、意大利特伦托大学(University of Trento)可持续工程研究员尼古拉·普尼奥(Nicola Pugno)指出:“我们都在追求个体利益最大化,这正是为何我们有时会突然陷入交通拥堵中。”不过,未来自动驾驶汽车如果能够普及,它们将拥有相互协作的能力。在一种未来设想中,自动驾驶汽车可以通过与附近的车辆共享信息,优化交通流量。研究人员提出,或许可以优先考虑保持恒定的速度和车距,以及在公路上不超车来防止拥堵。
这样的车辆网络可以类比在小径上行进的蚂蚁,蚂蚁在互动时会利用气味来协调行为。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Los Angeles)蚂蚁行为的研究者诺亚·平特-沃尔曼(Noa Pinter-Wollman,并未参与这项新研究)说:“其中并没有领头者”,不过这样的组织形式还是形成了。西成胜博(并未参与新研究)表示,在蚁群行进和车辆交通中,这样的分布式系统可以“非常强大”且具有韧性。
平特-沃尔曼指出,尽管蚂蚁群可以实现很多汽车司机——甚至是自动驾驶汽车——无法做到的事情,不过蚂蚁会根据需要拓宽前进时的道路,但被困在高速公路上的司机却对此无能为力。在狭窄的通道里,这类昆虫有时也会出现拥堵,但为了让队伍继续前进,“它们会另辟蹊径从天花板上走”。此外,蚂蚁不会像汽车一样发生碰撞,但它们可以从彼此身上爬过去。
西成胜博指出,为了避免造成交通堵塞,汽车司机至少可以从蚂蚁身上学到一个经验:不要跟车太近。通过与前车保持一定距离,司机可以在密集车流出现一波刹车时保留缓冲的余地,避免其被放大成一场来由不明的“幽灵”大拥堵。“只要保持车距,”他说,就能有助于交通顺畅。
本文选自《环球科学》2025年4月刊“前沿”栏目。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环球科学”。如需转载,请在“环球科学”后台回复“转载”,还可通过公众号菜单、发送邮件到newmedia@huanqiukexue.com与我们取得联系。相关内容禁止用于营销宣传。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